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 ——“学党史 悟思想·红土地上践初心”系列报道之三
五月的赣南携着一缕若有若无的浅夏芬芳,满目苍翠中,午后的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已是人潮涌动。怀着崇敬的心情,记者开始了寻访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的“朝圣”之旅。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旁,有一幢砖木结构的客家老屋。这幢老屋的正门上方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红色中华通讯社”七个大字。这里,就是现在新华通讯社(新华社)的前身。“嘀嗒”的发报声犹在耳畔,穿越90年光阴,红中社旧址见证了党的新闻事业历经坎坷又走向辉煌的历史变迁,见证了广大革命工作者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高尚品格,也见证了他们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红色精神。
图为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
红色中华通讯社应运而生
电台的开关和调节旋钮已经锈迹斑斑,变压器和线圈等零件已经布满尘垢.......在红中社旧址,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张老照片。照片中的设备是红一方面军的第一部电台,它在红军历史上屡建奇功,多次发挥重大作用。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它发出的红色电波多次传递瞬息万变的重大军情,也为通讯社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
图为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中收获的第一部发报机,史称“半部电台”
说是“一部电台”,严格意义上它只能算“半部电台”,因为这部电台的发报机已经破损,不能发报,只能收报。根据讲解员的介绍,1930年12月30日,红军第一方面军取得第一次反“围剿”头一仗的胜利,在永丰龙冈全歼国民党张辉瓒第18师,缴获了“半部电台”(发信机损坏),王诤、刘寅等10名通信人员也自愿加入了红军。
1931年1月中旬,红一方面军在江西宁都小布组建第一个无线电队,通过电台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的新闻电讯,翻译后供红军领导人参阅。红军电台的创立和革命根据地无线电通信网的发展,为红中社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人员和物质条件。
图为红中社使用过的手摇发电机(复制件)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一向重视宣传工作。从诞生之日起,红中社就成为中国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战争的环境中成长壮大。1931年11月7日,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开幕。大会期间,电台以红色中华通讯社的名义首次向全国播发新闻,报道了“一苏”大会胜利召开的消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让红中社应运而生。那一日,一道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传向了全中国,也传到了全世界。
以笔为枪,为党发声
“发挥中央政府对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积极领导作用……以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以达到全国的胜利。”如今再读《红色中华》发刊词,人们依然可以听到数十年前新闻工作者以笔为枪,为党发声的时代强音。1931年12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创刊,《红色中华》报社与与红中社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红中社成立仅仅一个多月,它的编辑工作人员又担负起了出版报纸的任务。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红中社条件简陋,工作人员很少,但他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克服了办社办报的种种困难,出版的《红色中华》报和播发的电讯成为革命斗争的重要舆论武器。红中社和《红色中华》报的新闻报道宣传革命主张、鼓舞革命士气、团结人民、打击敌人,担负起了党中央“喉舌耳目”的神圣职责。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红中社停止播发新闻,部分原工作人员随军参加长征。时任红中社社长及主编的瞿秋白带着一批工作人员留守中央苏区,在深山密林中继续坚持出版了24期报纸,迷惑敌人,掩护中央红军大部队战略转移。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红中社11月在瓦窑堡恢复新闻广播,《红色中华》报和参考刊物同时复刊。
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迁到延安。红中社改名为新华社,《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1月25日开始,在延安用新华社名义向全国发布新闻。
发出党和人民的声音,凝聚起同仇敌忾的力量。从那道走向世界的红色电波到战争中血与火的严酷淬炼,记者在红中社旧址好似走过了90年光阴。回望那段艰苦卓绝的光辉岁月,记者触摸到了党的新闻事业历经的波折与坎坷,感受到了革命工作者们将生死置之度外,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忠诚与担当。岁月不居,奋斗不止。往事并不如烟,有关红中社的那段珍贵历史与红色记忆始终是人们丰厚的精神滋养与坚定的信念支撑,必将鼓舞一代又一代人无所畏惧、勇往直前。